馬林醫院相關介紹
馬林醫院,曾是美基督教會金陵大學的實習醫院。1914年,醫院正式更名為金陵大學鼓樓醫院。十年間,醫院擴建數幢樓房,四周以圍墻環繞,充滿異國情調的建筑群見證了西方基督教在南京行醫、傳教的發展軌跡。
1927年,馬林退休后,醫院被日軍占領并接管。1942年,醫院改名為日本同仁會南京診療班鼓樓醫院。1951年,南京市軍管會接管醫院后,更名南京市人民鼓樓醫院。1966年,醫院改名為反帝醫院。1972年,醫院易名為南京市鼓樓醫院,直至今日。
南京中山路291號的原國民黨三青團中央團部,建于1935年,占地面積2580平方米。建筑群包括西式三層大樓一幢52間,西式二層大樓一幢36間,西式平房五座26間,中式平房一進5間,禮堂一幢,車棚二間,合計124間。三青團,全稱三民主義青年團,是中國國民黨在1938年建立的青年組織,由蔣介石兼任團長,1947年與國民黨合并后結束。
擴展資料
??
老舊小區自行車棚產權的歸屬問題
在老舊社區中,自行車車棚屬于所有業主共同所有。
居住區域及公共設施需預留充足的自行車停放空間與便捷設施,建住宅小區則須配備永久性的自行車停車場(庫),且主要采用地面停車方式。
對于老舊小區和平房地區,應通過建立自行車公共停車場來解決居民的自行車停放需求。
莊窠青海民居“莊窠”
在青海東部的農業地帶,如湟水和黃河沿岸的湟中、湟源、大通、互助、西寧、樂都等地,生活著漢、藏、回、土、撒拉等多個民族。他們共同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民居——"莊窠",這是在與自然環境長期斗爭中形成的居住形式。莊窠的特點是四周由厚實的土墻環繞,木構架支撐的房屋通過檐廊與院落相連,院內設有各類功能性的棚屋,如車棚、草料棚、畜料棚、果園和菜園等,形成一個集生活與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。
莊窠的布局多樣,常見的有四合院、三合院和兩面建房等形式,院落中常有花壇,種植果樹和花卉,環境優美寧靜。每個莊窠都獨立成戶,通常以方形或長方形平面,土墻或土坯砌筑,高度約4至5米,厚度50-80厘米。大門通常由松木或柳木板制成,只有一扇,莊墻上無其他開口。內部結構則以一堂兩室的三間為基本單元,設有廚房、倉庫、牲畜棚等實用空間,院落中的花壇和果樹增添了生活的色彩。
房屋結構上,莊窠以平房為主,木構架承重,平頂屋面,具有良好的防雨雪性能。居室布局規整,堂屋居中,兩邊為臥室。裝飾上,門樓和廊檐通常會被精心裝飾,木雕是常見的裝飾手法。各民族的莊窠雖然基本相似,但會根據自身文化特色添加一些獨特的設施,如回民的磚雕、土族的套莊和聯莊,藏族的布幡,撒拉族的木刻花紋等。
歷經百年,當地居民在與自然環境的互動中不斷改進莊窠,使之適應當地氣候條件,盡管青海氣候干燥、風沙大,但莊窠內部依然保持清潔。此外,莊窠的優點還體現在其便于生活、保障安全、就地取材和施工方便等方面。正因為這些特性,莊窠至今仍深受當地農民的青睞,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居住形式。
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:15391696081